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分卷阅读6  (第1/4页)
    时,就在还珠热火如潮的拍摄的时候,东南亚、香港台湾等地方,已经    完全乱套了。    ……    1997年月,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。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    受到冲击。印尼虽是受「传染」最晚的国家,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。    10月下旬,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,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。    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,一天贬值3。46% ,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    股市的压力。    10月23日,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。47点;    2日,下跌1621。0点,跌破9000点大关。    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,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,    恒生指数上扬,再上万点大关。    接着,11月中旬,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,17日,韩元对美元的汇    率跌至创纪录的100∶1。21日,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    援,暂时控制了危机。    但到了12月13日,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。60∶1。韩元    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。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    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。于是,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。    在香港,黑色星期一也许,在许许多多的香港人的记忆当中。197年1    0月的香港「股灾」就像一场噩梦,至今仍心有余悸。    1997年的金秋10月,又一轮「大熊市」席卷整个香港股市。10月2    0日是美国华尔街股市惨剧「黑色星期一」的10周年纪念日,正因为此,它成    了投资分析家们最为焦灼不安的一天。    然而,恐怖气氛却并未在华尔街股市出现,恰恰相反,道·琼斯指数一周之    间跌落210点之后,当天却反弹了74点。    正当投资分析家们额手相庆之际,在地球的另一端却早已危机四伏、暗潮汹    涌。事隔10年之后又一个「黑色星期一」开始降临,只不过,这次笼罩的是有    购物天堂之称的香港。    10月20日,香港股市开始下跌。10月21日,香港恒生指数下跌76    5。33点,22日则继续了这一势头,下跌了1200点。    23日,对于港元前景的担忧使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节节上扬,21日仅    为7% 左右的隔夜拆息一度暴涨300倍。    在这种市场气氛下,港股更连续第四次受挫,下跌达10。41%.香港特区    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当天表示,香港基本经济因素良好,股市下跌主要是受到外围    因素暂时投机影响,投资者不必恐慌。他说:「我不认为这是股灾。」他认为,    无论如何,特区政府首先是要扞卫港元汇率。    虽然此前一天晚间有炒卖港元的投机活动,但此时炒卖活动已被平息。与此    同时,香港金融管理当局总裁任志刚也发表讲话,声称金管局已于前一天晚上击    退炒家。    也许是因为特区政府强有力的干预措施,也许是因为特区政府和金融管理人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