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芳菲记/重生之盛宠 第17节  (第2/2页)
。这里头,恐怕有人在暗中推动。”    容辞不动声色。    宋缊白郑重问:“依你看,这局该怎么破?”    其实怎么破,容辞早有法子,但并非他不愿帮宋缊白,而是不想在宋缊白面前暴露自己的实力。    况且宋缊白不傻,看似温文儒雅,实则也是个有心计有谋略的。上辈子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,他都能脱身困境,更何况这辈子已提前知晓。    想来,定是做了万全准备。    容辞谦虚地作揖:“宋伯父,耿易青的事晚辈只是无意得知,也没料到事情会闹得这么大,兴许正如伯父所说,背后应该有人推动。可具体谁人很难说,这一局,晚辈破不了。”    宋缊白笑了笑,神色些许意味深长,像是知道他故作谦虚,又像是猜到他不愿透露实情。    不过无论哪样,宋缊白清楚容世子不会对他不利。而且,他也确实早有准备,破局只是时间问题。    容辞问:“宋伯父可有对策?”    “对策嘛,无非就是等。”宋缊白说:“此事不急,大理寺正在查,让他们慢慢查就是。”    “伯父不急?眼下整个襄阳侯府都在担忧此事。”    “急也没用。”    “朝堂弹劾呢?伯父不怕?”    “怕什么呢?”宋缊白道:“眼下他们弹劾得越厉害,将来冤情澄清时,只会对我越加有利。”    宋缊白毫不遮掩地在容辞面前暴露他的野心,容辞明白,他此举分明是将他看作自己人了。    也似乎有意地,带他进入朝堂的斗争中,教他成长。    这还是宋缊白头一回跟容辞谈朝堂上的事,语气之自然,不像是对个十三岁的少年,倒像是对并肩作战的好友。    容辞觉得未尝不是好事。    毕竟他谋划的事总有一天宋缊白会知道,提早让他一步步涉及,兴许还能助他一臂之力。    但宋缊白此话,令容辞想起了上辈子。    上辈子,宋缊白含冤良久,洗清罪名后,皇帝确实弥补了他。不仅赏赐金银财帛,还给他升官。    只是,这官是外放去当了一州巡抚。也就是说,兴许过不久,宋缊白会升官,然后离京上任。    如此一来,倒是苦了阿黎。    可想而知,上辈子的阿黎从小就一个人在襄阳侯府长大。许是童年孤寂,以至于后来嫁入睿王府,待人总是小心翼翼。    容辞动了动唇,想说什么,却又觉得枉然。有些事,无论上辈子还是这世,皆已注定。    罢了,所幸这辈子他早早回来,他的阿黎必不会重蹈覆辙。    .    大理寺地牢。    阴暗潮湿的地牢里随处可听见嘶吼喊冤,自从科举舞弊案闹出来后,地牢里的冤声更盛,甚至还有嚎啕大哭的。    当然,也有心如死灰的。    西边的一处地牢里就关着这么两个人,这两人形容狼狈,白色中衣上布满血迹,有的血还是新鲜的,显然才经过一番严刑拷打。    一人疼得抱腹缩在地上□□,另一人则低头安安静静地靠墙而坐。    这两人是去年入仕的朝堂新贵,刚入仕就被安排在翰林院当值,一度被认为前途无量。    也果真如此,今年春闱,两人便领了份实权差事。原本以为这是升官的好机会,哪曾想爆出了科考舞弊的事,稀里糊涂地下了狱。    “我实在不甘啊。”缩在地上那人低喃。    而坐在角落之人疲惫地掀了掀眼,没说话。    “董策兄,你说我们会死吗?我们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考取功名,却栽在这里,真就没机会了吗?”    墙角那人继续沉默。    “喂!你聋了?还是说你真就不怕死?我听说罪名一旦成立,重则抄家问斩,轻则发配边疆。我正值青春,却壮志未酬,实在不甘心哇......”    说着说着,他低低哭起来。    过了会,听见有人开锁,两人抬头看去。    一个牢役进来问:“哪位是董策,出来!大理寺右少卿褚大人亲自审问。”    叫董策的年轻人顿了顿,缓缓起身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