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047 西山试马公子释疑窦 深闺拈酸兄妹剖肝肠 (第1/5页)
047 西山试马公子释疑窦 深闺拈酸兄妹剖肝肠
砺锋堂书房,周日中午 吴道时坐在宽大的书案后,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桌面,发出几不可闻的“嗒、嗒”声。壁炉台上的座钟秒针规律走动,在寂静中格外清晰。 陈旻无声地走入,将一份薄薄的卷宗放在桌上。 “处长,关于董云芝(代号‘梅’)的调查,有突破性进展。”陈旻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平稳,不带任何情绪。 吴道时抬起眼皮,目光扫过卷宗:“说。” “其一,确认其与佐藤一郎的核心联络点,并非之前推测的茶馆或洋行,在燕京大学图书馆西文阅览区,靠窗第三排第二个座位。她每周二、四下午固定前往,每次停留约两小时,表面上是查阅善本古籍或西文历史期刊。但我们的人确认,她每次都会在离开前,将一张看似废稿的纸条夹入书架特定区域(G区,历史地理类)一本极少人借阅的德文旧书《中欧地形测绘综述》的书页中。约一小时后,会有一名伪装成学生的日方人员前来取走。偶尔,她也会从同一位置取走指令。” 吴道时眼中寒光一闪,指尖敲击停顿:“燕大图书馆…果然是好地方。人流固定,环境安静,学术活动做掩护,无人会起疑。佐藤倒是会选地方。”他语气冰冷,“继续。” “其二,”陈旻继续道,“我们对董云芝近期的活动轨迹进行了全面回溯。发现她除图书馆和必要社交外,还有一个固定去处——泛舟书社。频率约为每月两到三次。” 吴道时身体微微前倾:“沈墨舟的书社?”他的语气里多了一丝审视。 “是。她以借阅和讨论古籍版本为名前往,与沈墨舟有正常交谈,时间不长。但我们的人观察到,她曾有一次在书社后院短暂停留,当时沈墨舟并不在场,是书社那名老伙计接待的她,以‘帮忙整理库房旧书’为由。无法确认具体接触内容。” 吴道时沉默了片刻,手指重新开始敲击桌面,节奏稍缓,显然在快速思考整合信息。 “泛舟书社”他缓缓重复,目光变得深邃,“沈墨舟……一个看似与世无争的文人,开着一间不赚钱的小书社,却暗中收留来历不明的‘难民’。”他冷笑一声,“现在,又和‘梅’这条线产生了交集……” 他猛地抬眼,分析如刀: “图书馆是主干道,安全但不够灵活,只能传递预先准备好的静态信息。她需要更灵活、更即时的备用或紧急联络渠道。董云芝去书社,绝非单纯讨论学问。沈墨舟收留的那些人,成分复杂,背景成谜。那里鱼龙混杂,正是进行非正式接触、传递口信或小件物品的绝佳掩护场所。” “有两种可能:第一,书社本身就是一个次级联络点或安全屋,沈墨舟知情甚至参与其中;第二,董云芝利用了书社人员复杂、管理松散的特点,绕过沈墨舟,与其中的某些特定人物进行接触。后者可能性更大,她是在利用环境的混乱为自己打掩护。但无论哪种,”吴道时语气斩钉截铁,“泛舟书社都已被卷入漩涡中心。它要么是阴谋的一部分,要么即将成为阴谋的牺牲品。” 他顿了顿,下达指令:“图书馆那条线,继续严密监控,记录所有取放信息的人员、时间、内容,但暂时不要动,我要放长线。重点,加强对泛舟书社的监控,尤其是后院和那名老伙计。摸清所有进出人员的底细。查清董云芝去后院那次,到底见了谁,做了什么。” “对沈墨舟…”吴道时沉吟片刻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权衡,“暂时保持观察。先查清他和那些‘难民’的真实底细,以及他与董云芝的交集到底有多深。暂时……先别惊动他。” “明白。”陈旻沉声应道。 吴道时靠回椅背,目光再次落回卷宗上,指尖重重敲在“燕京大学图书馆”和“泛舟书社”这两个地名上。 陈旻汇报完毕,书房内陷入一片沉寂。吴道时刚挥了挥手,示意陈旻退下。 陈旻却并未立刻离开,似乎犹豫了一下,随即补充道:“处长,还有一事。关于‘梅’……向苏静文、林婉清等数名贝满女中的学生,发出了去西山骑马场游玩的邀请。” 吴道时原本按压眉心的手指骤然停住,但并未太在意,语气淡漠:“学生间的交际,有何异常?” 陈旻的声音依旧平稳,但接下来的话却如同惊雷:“大小姐好像也会一同前往。” “什么?!” 吴道时猛地抬起头,眼中所有的阴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