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煙市偶遇 (第1/2页)
煙市偶遇
南城連日陰雨,入春卻未回暖。 婚後第三日清晨,萬嬸推門入內,小聲通報:「少爺說天氣轉晴,府裡備了轎子,讓夫人隨他一道出門走走。」 沈昭寧望向窗外,天光果然明亮些,瓦簷積水未乾,青石小路泛著水意,卻沒了昨日的寒氣。 她本想拒絕,但萬嬸語氣謹慎:「府中嬤嬤們都說,新婚三日若同遊煙市,可保夫妻和順……」 「煙市?」昭寧眉微動,記憶翻出。 那是南城每月初七才有的市集,僅設半日,攤販聚於文昌巷與雙柳街之交,販糖花、燈籠、香料與舊書,亦有賣畫的、唱小曲的。 她想起自己八歲那年,那日佛寺廟會剛散,天邊掛著一抹淡金的晚霞,她隨家人路過煙市,蹲在路口拾起一枚剛從攤車上落下的茶花。那花瓣邊緣沾了幾點雨痕,她怕被踩碎,便小心收進懷裡,回家後夾進一本畫冊裡。日子久了,她早已忘卻這事,只記得那年廟會上,有一個孤伶伶蹲在佛寺門前的少年,低頭接過她遞去的蓮子羹。 自家道中落後後,她便再未踏足煙市。 她沉吟半晌,終是開口:「那就去吧。」 ** 一刻鐘後,她與傅懷瑾同乘一輛墨色封頂汽車出府。 車身線條流暢,漆面映著晨光,與南城街巷的青石與瓦簷格外不協,那是一種昭示身分的張揚。 他今日難得一襲淺色長衫,衣袖微挽,襟口卻仍扣得嚴謹,神情冷肅如常。兩人分坐車廂兩側,雖近在咫尺,卻似隔著整座風城。 馬達的低鳴與車輪壓過青石路的聲音交織,窗外人聲漸沸,煙市的喧鬧氣息一點點滲入車內。 汽車行至文昌巷口時,司機緩緩收了油門,在人潮如織的街前停下。透過車窗望去,市集攤棚緊挨著青石路,旗幟與貨攤相間,熱鬧得幾乎要將街口擠滿。傅懷瑾先一步推門下車,繞到她這側,撐開一柄墨色長傘,替她擋去頭頂的日光。當他的身影穩穩立在車門外時,昭寧側身下車,心底忽然生出一絲陌生卻不惱人的暖意。 「這裡……好像更擠了些。」她喃喃道。 「人聲鼎沸處,方見世間煙火。」他語調淡淡,卻似攜著暖意。 她抬眸看他一眼。 這人一向冷肅,卻似對此地格外熟稔。像曾經來過,也像是……為她來的。 ** 她隨他信步而行,沿街而過,街邊販子熱情招呼,小童拉著糖蔥跑過,一旁書攤傳來戲子清亮的嗓音。 他突然停下,站在一處老木書攤前,指著一本書冊問:「還記得這本嗎?」 她低頭一看,那書名《巷中畫譜》,便是她幼時總翻來畫燈籠圖樣的手冊。<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