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觐见 (第3/4页)
同喧嚣肃杀皇城中一处被遗忘的温柔乡,一处自成一格的静谧桃源。 引路的不是肃穆的内侍,而是两个穿着淡绿软烟罗宫装、笑容温婉如春水的宫女。一踏入宫苑,便觉清风徐来,带着沁人心脾的草木清香,瞬间涤荡了从凤仪宫带来的沉浊气息。 入目所见,处处皆是生机盎然,正殿前方,竟匠心独运地辟出了一方不小的天地。青砖铺就的小径蜿蜒,两侧是精心打理的花圃。时值深秋,这里却依旧姹紫嫣红,不见萧瑟。 金盏菊灿烂如碎金铺地,墨菊深沉如夜色凝露,绿云菊青翠欲滴如翡翠雕琢,瑶台玉凤菊则洁白无瑕,花瓣层叠如云;几株晚开的金桂银桂点缀其间,甜而不腻的幽香丝丝缕缕,随风浮动;更有几丛修竹青翠挺拔,几盆造型古雅的松柏盆景,以及廊下悬挂的几笼画眉鸟儿,清脆婉转的鸣叫更添生趣。整个宫苑,充满了自然野趣与精心雕琢和谐共存的雅致。 殿内陈设亦如其名,毓秀清雅,多宝格上错落摆放的是形态奇崛的太湖石、灵璧石,古朴的陶罐、瓷瓶中随意插着时令的菊花、芦花,甚至几枝犹带青叶的枯藤,也别有一番风骨。 桌椅皆是上好的黄花梨木,纹理如行云流水,只在边角处镶嵌了温润的螺钿,低调中透着内敛的奢华。墙上挂着几幅意境悠远的水墨花鸟和山水小品,笔触细腻灵动,落款写着宸妃的本名——公孙仪。 宸妃正站在西窗下一张宽大的案前,微微俯身,专注地修剪着一盆虬枝盘曲的盆景。她穿着一身素雅的天青色织锦宫装,仅在袖口和领缘用银线绣着疏朗的暗纹,乌发松松挽成一个简单的圆髻,仅簪了一支羊脂白玉簪,再无多余饰物。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,柔和地洒在她身上,勾勒出宁静的剪影。 听到宫女通禀“破虏侯到”,她缓缓直起身,转过头来。 岁月在她的容颜上留下了痕迹,眼角有了细细的纹路,然而,时光仿佛格外眷顾于她,并未夺走那份惊心动魄的美丽,反而赋予其一种沉淀的光华。 “鹿侯来了?快,不必拘礼。”宸妃的声音柔和清悦,如同山涧清泉流淌,带着春风化雨般的暖意。她放下手中的小金剪,亲自上前几步,虚扶住正要屈膝行礼的你,引你至窗边光线明亮的黄花梨木榻上坐了,亲自执起旁边红泥小炉上温着的白瓷壶,为你斟了一杯清茶。 茶水色泽清亮,一股清冽冷冽的梅香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。 “尝尝,这是去年收的梅花雪水,配上今春的明前龙井,还算清口。” 茶香氤氲中,宸妃并未立刻转入正题,而是如同闲话家常般和你聊了许久,才带着几分关切与好奇,轻声问道:“前夜的宫宴,人多事杂,想必鹿侯也未能与暃好好说上几句话。不知……你对暃那孩子,初次相见,印象如何?” 她的眼神温和,带着紧张和期待,仿佛一位普通的母亲在询问别人对自己儿子的看法。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你心头一紧,你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温热的茶杯,指尖感受到瓷壁的微烫。 要如何回答? 说他温润如玉?那是违心之论。 说他城府深沉?那是对皇子的大不敬,更会伤了眼前这位慈母的心。 你垂下眼帘,避开宸妃温和的注视,目光落在杯中沉浮的嫩绿茶芽上,寻找合适的措辞。沉默了片刻,才抬起眼,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诚恳。 “回娘娘,三殿下气度不凡,举止言谈皆合乎礼度,令人敬仰。只是……”你选择了一个相对委婉、却也最接近真实感受的词,“……殿下周身似有一种疏离清冷之气,仿佛与人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。臣愚钝,只觉殿下高深莫测,一时难以亲近。” 你说得极轻,却清晰地表达了你最直观的感受。 宸妃静静地听着,脸上温婉的笑容并未褪去,但那双沉静的眸子里却掠过一丝了然,以及更深的心疼。她并未因你的直言而显出不悦,反而像是印证了心中某种猜测,轻轻叹了口气。 “好孩子,让你受累了。”宸妃的声音愈发柔和,带着理解和包容,“暃这孩子……性子是有些过于清冷了,不似旁人那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