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分卷阅读56  (第1/2页)
    话一出,对立阵营中一些读过书的武将纷纷点头。    郭靖挠了挠头,问道:“‘廉颇老矣, 尚能饭否?’是啥意思?辛幼安又是谁?”    叶绍翁:“……”真的是对牛弹琴。    他耐着性子给郭靖解答了一遍,而后十分嫌弃地道:“郭将军应该多读点书,就不会问出这么无知的问题。”    郭靖被叶绍翁这么一说,满脸通红。    他没有读过四书五经,看的都是一些武功秘籍,近两年才开始看兵书。    黄蓉同郭靖并肩作战立下过战功,也是有资格参与议事的。    她想到郭靖挑灯夜读的情景,为他打抱不平,“郭将军毕竟是个武将,哪里比得了你们文人。”    在这种场合,她不方便称郭靖为靖哥哥。    武林中人和普通人看书的方向和关注点都不同,郭靖知道乔峰、段誉、虚竹,但不知道辛幼安。    他不知道,可和他一样是武将的很多人都知道辛幼安是谁。    对于黄蓉的话,都不需要叶绍翁出马,郭靖的这边的武将就帮着怼回去了。    辛幼安可是近代的抗金英雄,不知道他是谁也太不应该了。    其中一个将军说道:“我虽然没有读过几本书,但也知道辛将军是谁,知道他创作的。”    黄蓉想要再说,被郭靖给拦下了。    叶绍翁的一席话,说服了想要接受招安的众多武将。再加上顾问今也是站在叶绍翁这一边的,这事就这样定下来了。    郭靖回到住处,面见了老母亲。    他们一家受蒙古可汗铁木真照拂良多,现在要攻打蒙古,他想听听母亲的意见。    李萍说道:“孩子,你还记得你和你义兄名字的由来吗?”    她是知道包惜弱的预产期的,只当杨康是七星子,没有怀疑杨康年龄的真实性。    郭靖不知道母亲为什么突然问他这个。    他老老实实地答道:“记得,丘道长为我取名郭靖,为大哥取名杨康的意思是让我们不忘靖康之耻,二帝被掳之辱。”    李萍点了点头,很好,她儿子还没有忘记她说过的话。    她说道:“金人攻克汴京掳走二帝,宋室南迁。现在金国灭亡了,汴京是被谁占了?”    郭靖答道:“蒙古。”    “现在你懂我的意思了吗?”李萍觉得她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,她儿子也该明白要怎么做了。    郭靖:“啥?”    李萍:“……”    临安府,宋理宗赵昀得知杨康不肯接受招安之后并没有多大的反应。    他给的官很大,杨康不为所动,立志要收复故土。    收复故土肯定是要打仗,打仗肯定是要花钱的,他们供不起,有这钱不如多建几个园子。    练兵的花销太大了,谁爱练谁练去。    早在宋孝宗赵昚时期,朝廷就曾经恩准辛弃疾建立了一支军队。    人数不多,只有2500人。    可军需费用实在是太多了,朝廷又不打算北伐金国,花这冤枉钱干啥,所以干脆就解散了。    现在再来一个像辛弃疾这样浪费钱的emmmm    顾问今在拒绝了大宋的招安后,所领导的抗金义军顺利地转变成了抗蒙义军,历时五年,先后灭了大理和蒙古。    大宋朝廷又一次派人前来招安了。    如果将蒙古比作是沙漠,那么义军就像是沙漠中的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