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分卷阅读47  (第1/2页)
    以不要,但这约他一定要解。    最后,责编扔下一句“既然你非要解约,那我们江湖不见”,把沈见夏拉黑了。    可笑的是,没过多久,这位正义凛然的编辑自己也跳槽了。    同批的作者都已经绝望了,不再抱出版的希望,任由辛辛苦苦写的稿子就这么废掉。    只有沈见夏拿着被退回来的稿子,找了别的出版社,不停地投稿。又等了一年,才终于把这本合集给出了。    那时肥姐还问他:“你不会又被人骗了吧?”    沈见夏很无语,也很无奈。    父母都是外行,明明什么都不懂,却不愿意了解,还喜欢不懂装懂,在旁边指手画脚。    书顺利出版了,稿费也一分不少地拿到了手,只不过进的是肥姐的口袋——后来沈见夏才知道,肥姐瞒着沈见夏,把这笔稿费给了刚中专毕业执意要去北漂的沈光宗,说是跟沈见夏借的。    沈见夏气得不轻,却又不能因为这点钱跟父母闹不愉快。    如果肥姐跟他说清楚,说这笔钱是借给沈光宗的,沈见夏一定会借。无论怎么样沈光宗都是他哥,沈见夏不可能不管他。    可肥姐根本就没问过他,直接把这笔钱给了大儿子。如果不是沈见夏当时想买一台电脑写稿,要用钱,才问起她,她可能永远都不会告诉沈见夏这笔钱去了哪里。    后来沈光宗在帝都混不下去,灰溜溜地回来了,沈见夏也没跟他把钱要回来。    就当孝敬父母的了。    沈见夏十二岁开始写杂志,十五岁那年出版了第一本书,因为种种原因封了笔,不再写。    同年,他考上了智才中学。    十六岁的时候,沈见夏才重新把笔捡起来,用“白的Summer”这个笔名写网文、出书、爆红甚至卖出天价版权。    只是这一次,他一个字都没有跟家里人说,守口如瓶。    没有人知道“白的Summer”就是沈见夏,也没有人知道沈见夏还在写。    和家里人沟通的最好方式,就是选择不沟通。    可是,沈见夏一直觉得很费解。    为什么从小到大,父母对他使用的都是打击式教育。    没有鼓励、没有关心,只有无尽的打击。    沈见夏用攒下来的早餐钱买课外书,他们会说——“整天买这么多书干什么?你还不是看一遍就扔在不看了?浪费钱!”    沈见夏写,他们会说——“哟,厉害啊,能写了。有钱拿吗?没钱你还写?浪费时间!”    沈见夏签了出版合同,他们会说——“他们给你多少钱呀?钱呢?拿到了吗?也没多少钱嘛。”    出版社违约的时候,他们又说——“你该不会是被被人骗了吧?”    尽管肥姐美其名曰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对的,能帮助沈见夏戒骄戒躁,他们是担心他才这么说的,沈见夏应该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。    可沈见夏心里清楚,不是这样的。    他们对沈光宗才不是这样。    沈见夏不是傻瓜,也不是粗神经,他其实比谁都要敏感。父母在对待两个儿子时轻微的差别,哪怕只有一点点,他都能精准无误地捕捉到。    就是因为他什么都懂,所以才装作不懂。    可是,明明都是他们的孩子,又为什么会不一样呢。    沈光宗想不到话来回怼沈见夏,只能仗着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