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分卷阅读20  (第1/2页)
    。    王姐仰起头,眼睛细细眯起分辨了好一会,顿时震惊不已。    “这鞋底!”    即使是碱厂女的棉拖鞋鞋底也没做到这一步。    王小忠带来的机器皮带是平直的,但庄淑芬竟自己用大号锉刀给皮料锉了底痕,鞋底有棱踩在地上才不打滑,她这一锉顿时让棉拖鞋有了防滑效果。    竟是如此细心体贴。    这份巧思,王姐小陈不得不佩服。    “全厂第一巧手,淑芬,这称号你当之无愧。”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    关于杨毅:他自是极好,毋庸置疑——庄淑芬。    而我们淑芬的好,更是毋庸置疑。    本书背景小知识:    当年“金花”之称是怎么流行的?    Five Jin Huas-1959    本片是新中国十周年献礼片,在周总理指示下由当时□□副部长组织拍摄,该片对音乐故事片表现形式的探索影响了作曲家雷振邦,并由此引出和两部音乐片诞生。这部载歌载舞的少数民族爱情片于1959年上映引发观影热潮,先后在46个国家公映,创下新中国电影出口国外的最高纪录。——该资料源自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策划“幸福小康”主题影展电影推荐与电影百科。    第17章 大嫂威武    庄淑芬做的这双鞋立刻传遍整个氨厂。    鞋面鞋底,厂里绝一份。绝了!    碱厂女酸得牙痒痒的,却不敢再当面说出一句不好来,现在全厂人都用庄淑芬打的模子做鞋。但碱厂那边让她送文件,她无法不去,于是起了个心思,她特地挑个人最少的中午时段去氨厂。午休时间大伙都会去吃饭。    没想到这阵子氨厂的人吃完午饭后都堆在一起做鞋,热火朝天的,一大群人都在。大伙齐齐转头看她。碱厂女硬是撞了个正着。大眼对小眼。碱厂女只好硬着头皮递过文件。    氨厂女干部:“放那。”    氨厂女干部话少,但底下的人开始活络起来。大伙瞅瞅碱厂女脚上的棉拖鞋,纷纷露出意味不明的笑。    碱厂女脸上挂不住,反正她文件也送完了,干巴巴道:“做鞋多辛苦,买不就好了。”    氨厂的人搬起自己剪线小筐篓,头也没抬。    “不买不买,自己又不是不能做,干嘛浪费。”    “淑芬的模子更好看,我喜欢她的样式。”    “你那棉拖鞋好是好,但是海绵太薄了,穿了跟没穿没两样。”氨厂女干部抿唇一笑,她在头发上磨了下针,又低头纳底子去了。她不仅要给自己做,还要给自己丈夫儿子做一双。    女干部说的靠谱,立刻引来其他人的认同。    难怪她们一直觉得碱厂女的棉拖鞋有点怪,又一时说不上来,现在被点醒,回过神来一想,的确,对方海绵没她们的厚,薄薄的一层,那肯定没她们暖和。    “就是,商家不要成本的,怎么舍得多放海绵。”    “还是自己做好,想塞多少塞多少。实在。”    “我喜欢自己亲手做。”亲手做多好呀。    氨厂的人你一言我一语,说到兴头还爆发出一阵笑声,完全把碱厂女晾在了一边。    碱厂女没有颜面再待在下去。    ·    外面冬雪又刮起了,女同事们像羊群挤在一起围着暖炉,手做麻了还往暖暖的暖炉中心伸一伸,一伙人有说有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